股市的迷人之处,恰恰在于它的不确定性。许多人热衷于对标那些大牛股的K线图形,有时确实能有所收获,但更多时候,市场会走出截然相反的走势。即便这种对标方法的正确率能达到90%,那剩下10%的失误也足以将之前的利润消耗殆尽,甚至导致亏损。这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,仅仅依靠一张曾经的航海图,是无法保证每次都能顺利抵达彼岸的。
那么,超短交易的核心究竟是什么?答案是顺势而为。在股市这个大舞台上,无论是私募资金、游资,还是散户,大家怀揣着共同的目标——赚钱。然而,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彼此之间又形成了复杂的竞争关系,既是朋友,又是敌人,这便是股市生态的核心所在。
既然明确了核心,那如何才能在股市中赚钱呢?低买高卖,看似简单的道理,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。大资金在布局时,需要考虑诸多因素,例如持仓量过大时,后续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接力?怎样通过资金运作,绘制出一幅让众多投资者心动的走势图,比如突破重要压力位、呈现5日和10日均线支撑等经典形态。一旦这样完美的图形出现,散户往往会蜂拥而入。
千万别小瞧散户,他们中许多人都是在股海多年打拼的精英。对于MACD、KDJ等技术指标,以及波浪理论等经典分析方法,都能运用得炉火纯青。从首板、一进二、二进三,再到高位接力,操作起来得心应手。看到某些走势图,瞬间就能联想到之前的大牛股,哪怕是七八年前的行情,也能信手拈来。如此专业的他们,为何依旧在股市中亏损连连?如果仅仅依靠努力学习技术分析,就能实现稳定盈利,那股市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。盈亏同源,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股市中亏损,才使得一旦有人掌握了稳定盈利的方法,便能够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。大资金凭借资金优势绘制走势图,而小资金和散户呢?往往容易陷入追涨杀跌的怪圈,股价一涨便疯狂涌入,股价一跌则跑得比兔子还快。
一般来说,一只股票在经历长期震荡后,会进入箱体调整阶段。此时,散户大多对这类股票兴趣索然,觉得股价长期涨跌幅度不大,缺乏操作空间。然而,正是在这个阶段,机构和私募往往会悄然入场,在低位震荡时不断吸筹。为了避免引起市场注意,他们会在高点挂出大卖单,在低点挂出大买单,诱导散户在中间价位交易,自己则每日悄无声息地吸纳筹码,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。随后,在特定时期进行拉升或下砸试盘,以测试自己对股价的掌控程度。有人可能会质疑监管的存在,但实际上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那些被处罚的往往是过于张扬、吃相太难看的资金。监管层也明白,水至清则无鱼,如果不让大资金有盈利空间,股市就会陷入一潭死水,仅靠散户是无法支撑起整个市场的。
既然我们了解到大资金控盘需要大量吸筹,那么不妨运用逆向思维。假设你是大资金的掌控者,已经对某只股票具备了一定的控制权,你会如何操作?顺势而为无疑是最佳选择。在中国股市,存在着一些规律性的热点轮动,比如1月消费概念升温,2月农业板块受关注,3月两会期间基建概念活跃,4月聚焦季报行情,5月酒店餐饮板块表现突出,6月水利概念兴起,7月电力板块受青睐,8月苹果、华为相关概念受追捧,9月军工和文旅概念受关注,10月电商物流概念活跃,11月冰雪概念升温,12月则热衷于跨年行情。大资金通常会在这些合适的时机,顺势拉升股价,吸引散户接力。如果热点热度不够,在拉一两个板后,往往在三、四板就会放巨量出货。对于大资金而言,一年能实现20%以上的盈利,已然是相当出色的成绩。放巨量出货后,如果该概念依旧热度不减,被大游资看中,那么就可能出现巨量弱转强的情况,股价会被继续抬高,这就是所谓的“爆量弱转强”。游资通常在赚得一个板的利润后就心满意足,这也是为何陈小群会提及买盘枯竭,因为游资接力之后,大概率就是散户入场接力了。若概念持续火热,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游资继续接力,从而催生大牛妖股。真正的妖股并非预先设定,而是在市场的动态发展中逐步形成的。倘若有人信誓旦旦地告诉你,今年某只股票必定成妖,那大概率是遇到骗子了。
当你洞悉了股市真正的核心逻辑,自然就会明白何时该出手,何时应放弃。那些在低位打板失败的投资者,往往是碰到了主力资金试盘。北京炒家每日都在与这些主力斗智斗勇,所以他一旦发现打板次日股票表现不强,基本上就会选择离场。因为他深知,主力向上试盘不成功,股价接下来要么进入震荡阶段,要么向下试盘。向下试盘意味着主力认为自己吸纳的筹码还不够,无法实现良好的控盘,所以需要制造恐慌盘,逼迫散户交出筹码。无论何种原因,只要股票不能表现得更强,对于北京炒家来说,及时离场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综合以上分析,超短交易究竟该如何操作呢?那就是坚持强者恒强、顺势而为的原则。如果你是低位打板客,一旦遇到炸板或者次日股票表现不佳,应果断先行离场。如果你是接力选手,在大盘稳定、题材依然强势的情况下,选择参与爆量弱转强的股票是不错的策略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爆量弱转强可能是陷阱,因此在股票没有经过合理换手之前,最好谨慎观望。比如,某只股票昨天爆量3亿,那么至少要在成交量达到1.5亿之后,再考虑是否打板。
对于高位妖股的接力,如果题材热度足够高,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,即便主要是散户在接力,一旦股价下跌时有大量资金承接,仍然可以尝试低吸。因为如果只是散户踩踏出逃,股价很容易被直接按在跌停板上;但如果股价跌而不死,且题材想象力丰富,那就说明必定有大资金看好它,此时跟随大资金低吸,盈亏比相当可观。一旦操作成功,当天就有可能实现地天板走势,次日再冲高,两天就能斩获20%以上的盈利,这样的收益无疑十分诱人。
在股市中,知晓核心逻辑至关重要。要做到不骄不躁,在条件不成熟时坚决不入场。因为在高位时,只要给你买入的机会,90%都可能是陷阱,哪怕股票图形再完美,公司基本面再好,也难以逃脱这种风险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理解,为何一出利好股价大概率就会见顶。原因很简单,大资金每日都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出货,突然出现一个大利好,原本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出货任务,现在几天就能超额完成,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?或许有人会认为,大资金为何不在利好之后拉得更高再出货,这样不是能赚得更多吗?但不要低估了散户的警惕性,大资金如果缩量拉升,散户根本不敢轻易接盘。而且大资金之间也存在博弈,如果一方不给其他资金获利空间,后续就很难得到接力支持。大家在股市中各赚各的钱,吃独食最终只会害了自己。
作为普通散户,在技术分析方面或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。但如果能够深入理解股市的底层逻辑,投资水平定会实现突飞猛进的提升。当你明白接力操作90%可能是陷阱时,还会盲目跟进吗?当你了解大资金的操作逻辑后,还会在竞价时就匆忙跟进吗?当你看到股票巨量下跌却跌而不死时,还会陷入恐慌吗?
底层逻辑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道”,而技术分析等手段则是辅助“道”的“术”。“道”能够决定“术”的成败,运用得当,“术”可成佛;运用不当,“术”则成魔。在股市的修行之路上,我们需要不断探索“道”与“术”的平衡,方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立足。
标签: 技术分享